票据质权之我见
崔建远;
摘要(Abstract):
票据质权人并未直接取得票据权利,而是代为行使票据权利。按照我国物权法和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票据质押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票据质权随后要归于消灭,而非不受票据质押合同的效力的影响。在这个层面上,票据质权的设立具有无因性。在我国现行法上,笼统地主张票据质押行为一律具有文义性,有以偏赅全之嫌。我国担保法上的质押合同的确为实践合同,但我国物权法上的则为诺成合同。按照我国物权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记名汇票、记名本票作为标的物设立质权,票据的交付实际上是背书交付,记名汇票质权和记名本票质权成立了,不但约束着当事人各方,同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依据我国票据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记名汇票、记名本票必须背书交付,记名汇票质权和记名本票质权才设立,一经设立,不但约束着当事人各方,同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关键词(KeyWords): 票据质权;无因性;文义性;诺成合同;对抗第三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崔建远;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日]冈松参太郎.权利质权的性质[J].京都法学协会杂志,1(7):4-8;刘银春.债权质权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15-21;[日]神户寅次郎.权利质的性质[J].法学协会,28(10):2134-2135.
- [2]于莹,高一寒.论票据质押的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7-11-18;熊伟,罗平.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99,(6):102.
- [3]王小能.票据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6.
- [4][5][11]熊伟,罗平.票据质押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99,(6):102.
- [6]郭明瑞,杨立新.担保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204.
- [7]胡开忠.权利质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09、211.
- [8]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06-707.
- [9]谢怀栻.票据法概论(增订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76.
- [10]曹士兵.中国担保诸问题的解决与展望[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