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权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意义——兼谈物权法之主要缺憾
王明锁;
摘要(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重要而复杂的调整民商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密切关系。物权法体现并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精神,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社会文明理念,体现了诚信友爱的团结精神,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物权法在继受传统民法精华的同时,从科学体系和立法技术层面观之,于创新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商法体系方面也有相当缺憾,具体在立法根据、担保物权、占有和居住权等方面还存在着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物权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法典体系;缺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明锁;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明锁.市场经济特质与民商法之品格[J].河南大学学报,2007,(1).
- [2]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4.
- [3]刘世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法律思想的比较,中西法律思想论文集[M].台湾:汉林出版社,1985.468.
- [4][7][意]桑德罗.斯奇巴尼.民法大全选译,正义与法[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9,34.
- [5][6][8][14][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M].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22-423.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7.
-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0.
-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3.
- [13]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3.
- [15]瑞士民法典[M].殷生根,王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
- [16][18]王明锁.我国他物权体系的整合与重构[J].政法论坛,2005,(1).
- [17][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