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张波;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发生在法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象,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一样,也具有西化、现代化的背景,是在中西文化论争中出场的,其本身不仅意味着对西化思潮的一种否定,更意味着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文化哲学态度。近现代以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诉求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也给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带来西化的挑战。解决此挑战,需要坚持科学的文化汇流观,反对形而上的文化对立观,在文化汇流中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在文化扬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关键词(KeyWords): 西化;现代化;文化汇流;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付子堂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AFX001)
作者(Author): 张波;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具体分析内容请参见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命题解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 ①梁漱溟说:“现在对于中西文化的问题,差不多是要问:西方化对于东方化是否要连根拔掉?中国人对西方化的输入,态度逐渐变迁,东方化对于西方化步步退让,西方化对于东方化节节斩伐!到了最后的问题是已将枝叶去掉要向喉咙处去著刀!而将中国化根本打倒!我们很欢迎此种问题。”参见梁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载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 ②在1984年6月中国法学会召开的“全国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讨论会”上,与会学者提出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的概念,梳理了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的内容,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贡献。参见《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论文选》,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 ③李龙先生认为:以毛泽东同志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代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树立了第一个里程碑。参见李龙:《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 ①公丕祥先生认为:“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性的存在。在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凝结着各个国度法律文化发展的固有逻辑。在全球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共通的发展模式。只要我们从本国的传统、条件和需要出发,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体现鲜明的中国风格的、反映民族法律精神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参见公丕祥:《“西化”与现代化:20世纪初始中国法律文化思潮概览》(之二),《中外法学》2000年第3期。
- ②所谓的“文化决定论”就是认为中国落后,都是由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造成的。因此,解决文化问题、伦理问题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所谓“文化对立论”,即是主张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绝对对立。参见刘宏章:《合则两利,离则两伤———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载崔龙水、马振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5—56页。
-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916,(2).
- [2][6][9][10]罗荣渠.中国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5,3,6,13.
- [3]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474.
- [4][1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695.
- [5]公丕祥.“西化”与现代化:20世纪初时中国法律文化思潮概览(之一)[J].中外法学,2000,(3).
- [7][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1470.
- [11]苏力.法的故事[J].读书,1998,(4).
- [12]陈金钊.法学中国化问题探索(笔谈)[J].山东社会科学,2006,(4).
- [13]陈金钊.关于中国法学研究定位的断思[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 [14]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1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81.
- [16]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38.
- [17]孙国华.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1.
- [18]杜蒲.极左思潮的历史考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36.
- [19]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1-192.
- [20][2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6,326.
- [2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1-83.
- [23][24]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1,31.
- [25][26][2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44,373.
- [27][2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286.
- [30]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