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既判力原理论
牛振宇
摘要(Abstract):
既判力是现代诉讼理论的基础性概念。从历史渊源看 ,既判力与一事不再理原则存在承继关系 ,但二者的效力范围不同。刑事既判力存在的价值根基为刑事诉讼程序对效率的追求和被告人人权保障的需要 ,其运行机制因本身的功能差异而要求不同。刑事既判力不绝对排斥再审程序的启动 ,但我国的再审程序应从既判力原则出发进行重构
关键词(KeyWords): 既判力;一事不再理;价值根基;再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牛振宇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56.
- 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4.108.
- 叶自强.论既判力的本质[J].法学研究,1995,(5):23.
- [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引言)[M].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4.
- 转引自王福华.民事判决既判力——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J].法学论坛,2001,(6):79.
- 张卫平.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348-350.
- 叶自强.论既判力的本质[J].法学研究,1995,(5):23.
- 周楠.罗马法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02.
- 1参见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1-192
-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86.
-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85.
-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96
- 林维,王明达.论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以晚近司法解释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1,(1):120.
- 参见柯葛壮.浅析新刑法第12条第2款中的“继续有效”[J].上海:法学,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