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研究的命题、方法和结论Theory on the Propositions,Approache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Civil Law
申惠文;
摘要(Abstract):
民法学包括实践民法学和理论民法学,前者包括民事立法学和民法解释学,后者包括民法哲学、民法社会学、民法史学和民法地理学。民法哲学是抽象化思维,阐释民法存在的根本问题。民法社会学是现实性思维,解释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民法社会学可以细分为民法经济学、民法政治学和民法文化学。民法史学是纵向思维,揭示民法存在的时间性。民法地理学是横向思维,诠释民法存在的地域性。实践民法学的研究,要顺应立法中心主义向司法中心主义的转型,要实现民法规范与公法规范的协调,为规范民法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理论民法学的研究,应当广泛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尽可能构建理论模型,预设更多的行为类型,为民法学流派多元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KeyWords): 规范民法学;民法哲学;民法社会学;民法史学;民法地理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郑州大学“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期的法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申惠文;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
- [2]高平.论中国民法学的知识类型[J].法商研究,2009,(2).
- [3]崔建远.民法研究的随想[J].法律科学,2003,(5).
- [4]梁慧星.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60.
- [5]徐洁.什么是法学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1).
- [6]毕恒达.教授为什么没有告诉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
- [7]刘南平.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J].中外法学,2000,(1).
- [8]吴元樑.科学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1.
- [9][美]布斯,等.研究是一门艺术[M].陈美霞,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62.
- [10]崔建远.民法九人行[M].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328-329.
- [11]王轶.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0.
- [12][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6.
- [1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95.
- [1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70-274.
- [15][德]克劳斯.奥特.民法的经济分析[M].杜涛,江清云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58-179.
- [16]卓泽渊.法政治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8-10.
- [17]江平,苏号朋.民法文化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96,(2).
- [18]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5.
- [19]王利明,常鹏傲.学科分立到知识融合[J].法学,2008,(12).
- [20]徐国栋.民法哲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10-11.
- [21]梁慧星.当前关于民法典编纂的三条思路[J].中外法学,2001,(1).
- [22][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2.
- [23][德]考夫曼.法律哲学[M].刘幸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93.
- [24][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88.
- [25]田土城.请求权类型化研究[C].王利明.中国民法年刊[A].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