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司法权体系的发展进程及现实反思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Reflection of the Chinese System of Judicial Power in the Last Century
张仁善;
摘要(Abstract):
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司法能否独立,直接取决司法权体系能否独立与完整。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司法权体系肇始于清末,至今时届百年。在这不算短的历史长河中,司法权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大陆法系模式、三权分立模式、五权分立模式及社会主义模式,由于缺少良好的政治、社会及文化环境,其独立进程坎坷起伏,障碍重重,难以健康发展,对国家政治稳定及社会秩序造成过巨大负面影响。反思百年中国司法权体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为当下中国建立健全真正独立完整的司法权体系、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寻找良策。
关键词(KeyWords): 司法权体系;司法独立;发展进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法律变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4FXb008)
作者(Author): 张仁善;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六章“法院”第四十八条至五十二条.
- [2]杨幼炯.中国司法制度之纵的观察[J].中华法学杂志,新编1卷,第五六号合刊,正中书局,1937,(2):1,司法制度专号.
- [3]参见国民政府司法院参事处编纂.国民政府司法例规(上)[A].1930.163-164.
- [4]关于废除伪法统[A].新华社信箱,转引自中国国家和法的历史参考资料[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73.
- [5]董必武签署,董必武、蓝公武、杨秀峰以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名义发布的训令.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及其一切反动法律[A].1949.31,见董必武法学文集[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5.
- [6]1952年6月20日董必武在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第20次委务会议上关于司法改革的发言要点:关于整顿改革司法部门的一些建议,董必武法学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17.
- [7]董必武.关于改革司法机关及政法干部补充、训练诸问题,董必武法学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21.
- [8]王宠惠.今后司法改良之方针(一)[J].法律评论,6卷21号,总第281期,1929,(3):3.
- [9]居正.司法党化问题[J].东方杂志,32卷,第10号,1935,(5):16.
- [10]张知本.中华民国法学会之使命[J].中华法学会创办,中华法学杂志,新编第1卷1号,1936,(9):8-9.
- [11]张仁善.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1928~194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7-88.
- [12]朱国南.奇形怪状的旧司法[A].文史资料选辑,第78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18-119.
- [13]参见最高法院全体推事.关于司法行政掌理机关及大法官任用资格之意见[J].中华法学杂志,6卷,1947,(2);夏勤.宪法中司法制度之研究[J].中华法学杂志,第5卷第9、10期合刊,1947.231-233;夏勤.司法权的统一与独立[N].“中央日报,”1946-03-14;张知本.司法制度之商榷[N].“中央日报,”1946-03-03.
- [14]刘康德.宪法施行后之司法制度[J].中华法学杂志,7卷第2、3期合刊,1948.
- [15]廖与人.中华民国现行司法制度(上册)[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45-49.
- [16]郁嶷.专权的司法与分权的司法[J].法律评论,第11卷9、10合刊,1933.31.
- [17]又一行政干涉司法之恶例[J].法律评论,9卷9号,总第425期,1931.5.
- [18]参见乔新尘.韩复榘审案实录[A].北京: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8卷,《政治军事编.警察、立法、司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876-877;法律评论,10卷16号,1933.22.
- [19]参见徐显明,齐延平.论司法腐败的制度性防治[A].载刘海年主编.依法治国与廉正建设[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426-428,转引自胡夏冰等编.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42-443.
- [20]晓楼.行宪与司法独立[J].新法学,1卷,1948,(2).
- [21]庞德.近代司法制度[J].新法学,第1卷,1948,(2):40.
- [22]培根.论司法[A].见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3.
- [2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社,1991.14.
- [2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3.
- [25]笔者于2002年10月31日,在南京大学法学院对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公共事务部组织的麻省法官、律师等一行16人学术访问团的访谈记录[Z].
- [26]笔者于2003年11月4日,在南京大学法学院与日本清应大学教授关于日本司法改革的座谈记录[Z].
- [27]联邦党人文集[A].第47篇,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370-371.
- [28]萧公权.问学谏往录——萧公权治学漫忆[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