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财产权行使之自由与限制——以法律经济分析为中心Freedom and Restric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 of an Author-Base on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林洲富;
摘要(Abstract):
基于私法自治之原则下,著作财产权人得依据自己之自由意愿与他人缔结著作财产权之让与或授权契约,使著作财产权得自由转让。然而,基于权利社会化与私法自治有不完善处,于保护考虑著作财产权人之利益同时,亦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以调和公益与私益。国家对于著作财产权人所享有之著作财产权,应为一定之限制,以符合公共利益。就经济学之理论而言,当资源配置或财产权产生变动,必须变动所增加之效益大于减少之效益时,始符合效率,是限制著作财产权人之行使权利,必须为成本及效益之分析,不得仅以公益为唯一之考量。有鉴于著作权之保护与否及程度,其与国家社会之经济制度具有密切关系,故本文以经济分析之方法,作为讨论著作财产权行使自由与限制之基准,借由经济分析之模式,探讨著作权法与经济学之关联性,检视该法律制度是否可达成效率与财富极大化之目的,以评判保护及限制著作财产权制度之存在功能。准此,本文试以市场机能为基础,于尊重契约自由之原则下,借分析成本效益之方式,探讨契约自由及其限制之必要性,并追求效率及公平之均衡。当限制所产生之效率高于限制之支出成本,为达成效用极大化或财富极大化,始有限制著作财产权人行使权利之必要性。
关键词(KeyWords): 契约自由;效用极大化;财富极大化;外部性;市场经济;市场机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林洲富;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瀚宇.智慧财产权法[M].中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2005.33.
- [2][14]萧雄淋.著作权法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135.
- [3]黃立.契约自由的限制[J].月旦法学杂志,2005,(125):7.
- [4][46]谢哲胜.契约自治与管制[M].月旦法学杂志,2005,(125):23.
- [5]陈文吟.我国专利制度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225.
- [6]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一).法律之经济分析浅介[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17.
- [7][30][53][54]萧雄淋.新著作权法逐条释义(二)[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 [8]赖文智.智慧财产权与民法之互动———以专利授权契约为主.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10.
- [9]林洲富.民法实例解析[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5.15-16.
- [10]王泽鉴.民法实例研习丛书二———民法总则[M].自版,1980.40-42.
- [11]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一册通则———所有权[M].自版,1992.30-34;谢在全著.民法物权论(上冊)[M].自版,1999.17-21.
- [12]郭振恭.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21.
- [13]“最高法院”1992年度台上字第1664号刑事判决。
- [15][16][31]张永健,郭跃民,谢晓岚,李骏逸.音乐著作保护界限之法律与经济分析(上).兼论以刑罚作为保护手段的正当性[J].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3,(47):190.
- [17]熊秉元.经济分析的深层意义———三探经济学的行为理论[J].法令月刊,54卷2期,2003.81.
- [18][27][29][35][37]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四)———中国民法典立法[M].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4.193.
- [19]熊秉元.经济分析的深层意义———三探经济学的行为理论[J].法令月刊,54卷,2003,(2):192.
- [20]张永健.自始客观不能的经济分析[J].月旦法学杂志,869期,2002.158.
- [21]E irik G.Furubotn&Rudolf R ichter,Institutionsand Econom ic Theory 156(2003).
- [22][41][44][48][49][52]张清溪,许嘉栋,刘鹰钏,吴聪敏.经济学理论与实务[M].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375-376.
- [23]郑中人.浅论专利制度之经济分析[J].律师杂志,208期,2003.26.
- [24]陈自强.契约之成立与生效[M].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156.
- [25]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三)[M].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52.
- [26]谢铭洋.智慧财产权法之基础理论[M].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1997.200.
- [28]熊秉元.经济分析的深层意义———三探经济学的行为理论[J].法令月刊,54卷,2003,(2):198.
- [32]Ronald 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3 J.L.&Econ.1(1960).
- [33]Mark A.Lem ley,The Econom ics of improvement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75 Tex.L.Rev.989,1003(1997).H ilton Davis Chem.Co.v.W arner-Jenkinson Co.,62 F.3d 1512,1521(Fed.C ir.1995).
- [34]R ichard Ponsner,Econom ic Analysis of Law 13(4 th ed.,1992).
- [36]林洲富.参照注14书.12.郭振恭,参照注19书.16.
- [38]“最高法院”1956年台抗字第369号判例,“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884.
- [39]“最高法院”1972年台上字第5894号判例。
- [40][46]张清溪,许嘉栋,刘鹰钏,吴聪敏.经济学理论与实务[M].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354-376.
- [42]Robert S.Pindyck,Daniel L.Rubinfeld,M icro-ecom ics,641-642(6 th ed.,2005).
- [43]谢哲胜.全民健康保险法节制医疗费用规定之经济分析,财产法专题研究(二)[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999.284.
- [45]谢哲胜.法律的经济分析浅介.财产法专题研究(一)[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13-14.
- [47]R ichard A.Posner,参照注54书.278.
- [50]谢铭洋.成大MP3事件相关著作权法问题探讨[J].月旦法学杂志,73期,2001.85-86.
- [51]张永健,郭跃民,谢晓岚,李骏逸.参照注27书.197.
- [55]The Econom ic Struc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Law,W illiam M.Landes&R ichard A.Posner(2003)金海军译,知识产权法之经济结构[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5-86.
- [56]“内政部”1998年4月15日台(87)内著会发字第8704438号函。
- [57]“内政部”1998年3月11日台(87)内著会发字第8704117号函。
- [58]张英磊.由经济分析之观点谈损害填补制度与行政管制之关系[J].月旦法学杂志,2000,(75):129.
- [59]王泽鉴.民法概要[M].自版,2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