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反倾销法学术发展历程Acade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Anti-Dumping Law in New Century
徐冬根;乔喆;
摘要(Abstract):
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反倾销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时代的要求,中国学者在近几年来对于WTO《反倾销协议》和我国的立法、实践问题的研究正不断充实并形成体系。本文对新世纪反倾销领域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视角作了介绍。
关键词(KeyWords): 反倾销;WTO《反倾销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对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徐冬根;乔喆;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Belderbos,Vandenbussche,Veugelers:Antidump-ing duties,undertakings,and foreign d irect invest-ment in the EU,European Econom ic Review,48(2):429-453 APR 2004.
- [2]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3]王英辉,李文陆.入世,企业反倾销的技巧与策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13-214.
- [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 [5]徐柳.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对外反倾销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4,(2).
- [6]陈金涛.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深层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 [7]王景琦.中外反倾销法律与实务[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 [8]丁伟,石俭平.中国反倾销立法新近修改之评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5).
- [9]朱国华,蔡净.论我国反倾销立法完善[J].法治论丛,2003,(1);周显志,林润祥.中外反倾销立法的若干比较与借鉴[J].国际经贸探索,2003,(1).
- [10]章尚锦,李英.论中国反倾销实体法的完善[J].法学家,2001,(5);李洋,段宏伟.新反倾销条例实体规则评介[J].当代法学,2003,(11);张晓东,余盛兴.论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4);陈玉祥.试析我国反倾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J].当代法学,2003,(9).
- [11]陈勇.倾销和反倾销的经济学解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 [12][43]谢青.入世后之中国经贸法制建设———2003年国际经济法年会综述[J].法学,2003,(11).
- [13]傅东辉,柴森.反倾销自由贸易的保护措施[J].中国对外贸易,2003,(1).
- [14]徐淑萍.试论当代欧美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1).
- [15]张晓君.反倾销因果关系标准探微———基于贸易政策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1).
- [16]林洪.论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A].国际商法论丛[C](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66.
- [17]张志兵.WTO规则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A].广东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C].
- [18]吴喜梅.WTO反倾销协议若干问题微探[J].学习论坛,2003,(7).
- [19]鲍咏红.WTO反倾销协议价格问题研究———兼评WTO反倾销协议[J].河北法学,2002,(S1).
- [20][26]屈广清.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2,31.
- [21]邵桂兰.WTO、美国、欧盟、中国反倾销法差异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5).
- [22][31]尚明.反倾销———WTO规则及中外法律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8,51.
- [23]Konstantinos Ada Mantopoulos&D iego De No-taris:The Future of the WTO and the Reform ofthe Anti-dumping Agreement:A Legal Perspec-tive,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Vol.24.30,2000,35.
- [24]张乃根.论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3,(1).
- [25]陈立虎,沈文娟.试论国际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从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谈起[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 [27]赵维田.世贸组织(WTO)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02;傅东辉,邹惠.挑战世贸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在反倾销案中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J].国际贸易,2002,(11).
- [28]彭日峰,何家奎.论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J].当代法学,2003,(11);甘瑛.欧盟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3,(4).
- [29]徐澜波.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反倾销和反倾销法[J].学术季刊,2002,(3).
- [30]于娟.反倾销应诉问题探析[J].法治论丛,2003,(3).
- [32][45]邓纲.发展中国家与GATT/WTO反倾销立法[J].现代法学,2000,(3).
- [33]WT/DS/141R Anti-dumping duties on importsof cotton-type bed linen from Ind ia.对此案的分析,可参见邓旭.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反倾销领域新问题的研究[J].当代法学研究,2001,(1):50.
- [34]梁咏.论中国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反倾销诉讼的应对措施———一个比较法的观点[J].财经问题研究,2002,(6).
- [35]邓旭,谢冰.WTO反倾销守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欧共体床单案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1,(6).
- [36]戴奕.多哈回合与WTO反倾销协定中S&D待遇的落实[J].当代法学,2003,(4).
- [37]曾令良.WTO的司法审查要求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 [38]吉罗洪,程虎.WTO反倾销司法审查规则的适用[J].人民司法,2002,(1).
- [39]黄涧秋.论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J].国际经贸探索,2003,(4).
- [40]吴喜梅.论WTO与我国反倾销法中的司法审查制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 [41]沈洋.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在反倾销领域主要程序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0,(6).
- [42]纪文华.WTO争端解决中对政府决定的审查标准研究[A].国际经济法论丛(第五卷)[C].
- [44]赵晓晨.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的评价及其发展趋势[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 [46]葛欣.反倾销规则现状与发展[J].北方经贸,2003,(7).
- [47]胡晓红.反倾销:中国入世后的立法模式选择———反倾销法立法宗旨之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4).
- [48]陈金涛.WTO规则下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3).
- [49]赵朴英,崔利宏.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 [50]刘.WTO反倾销协议与我国的反倾销立法[J].宁夏社会科学,2003,(3).
- [51]甘瑛.欧盟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J].政治法律,2003,(4).
- [52][55][63]吴清津.WTO反倾销规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 [53]朱小静,唐国华.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则[J].兰州学刊,2004,(1);陈有志,徐世腾.国际反倾销中公共利益问题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2,(11).
- [54]纪会书.反倾销规避与我国反规避立法初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 [56]张乃根,张家琦.略论WTO法与中国“一国四域”的法律关系[J].政治与法律,2000,(4).
- [57]刘莹.对我国加强反倾销立法的思考及展望[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 [58]方潇.中国反倾销立法的缺陷和完善[J].法律科学,2002,(2).
- [59]宋彦禄,葛壮志.香港与内地货物贸易在中国反倾销中产生的法律问题[J].中国律师,2004,(4).
- [60]陈安.中国入世后海峡两岸经贸问题“政治化”之防治[A].国际经济法论丛(第6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 [61]张晓东,余盛兴.论建立与完善我国反倾销诉讼体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4).
- [62]张玉卿.积极应对反倾销[J].求是,2001,(22).
- [64]赵楠.我国对外反倾销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6).
- [65]李圣敬.反倾销法律与诉讼代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 ①譬如,在《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中就要充分补充对低价倾销产品的企业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对出口企业相互倾轧,低价竞争的做法给予严厉制裁,以维护出口秩序,打击倾销行为。而在完善《价格法》时,就要调整关于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的规定。在全国或一省制定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的规定,使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观点见倪正茂.国际规则———入世后的中国法律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2.
- ①该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末,被介绍到国内在本世纪初,见屈广清.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4;樊瑛.反倾销是限制还是维护公平竞争[J].国际经贸探索,2002,(3)。该观点原文可见Eleanor.M.Fox:Toward World Antitrust and Market Access,The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997,vol.91,No1,p25;相关介绍还见Edward M.Graham,and J.David Richardson:AU.S.-EURoad TowardsMultilateralism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licy,USIA Electronic Journal,Vol.4,No.1,February 1999.
- ①1904年,加拿大在《海关关税法》中首次规定了反倾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