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赖保护理论对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的支撑On Support of the Theory of Trust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mplied License System
浩然;王国柱;
摘要(Abstract):
信赖保护理论强调对交易相对人合理信赖的保护,能够为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在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中贯彻信赖保护原则符合保护交易公平、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率的要求。信赖保护是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的必备要素。信赖保护与意思表示在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认定中既相互融合又存在着分工。
关键词(KeyWords): 默示许可;允诺禁反言;信赖保护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浩然;王国柱;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融.论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兴起与流变——以英美合同法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1,(1):107.
- [2]李明德.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74.
- [3]冯晓青,刘友华.专利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66.
- [4]袁真富.专利默示许可制度研究[A].专利法研究(2010年)[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460.
- [5]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76.
- [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83.
- [7]王妍.英美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N].法制日报,2001-04-15.
- [8]马新彦.信赖原则在现代私法体系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9,(3):107-109.
- [9][13]朱广新.信赖责任研究——以契约之缔结为分析对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38,9495.
- [10]孙鹏.交易安全及其民商法保护论略[J].法律科学,1995,(5):20.
- [11]卢以品.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论合同法的价值目标[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1):13.
- [12]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7,272-282,282-293.
- [14]See Charles M.R.Vethan,The defenses of estoppel and implied license in copyright infringement claims in the online world:a case study,South Texas Law Review.Vol.49:433.2007.p437-439.p441-443.p449.
- [15]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48-450.
- [16][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M].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91.
- ②关于“Doctrine of Promissory Estoppel”,有“允诺禁反言原则”、“允诺禁反言规则”和“允诺禁反言则”等译法。鉴于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信赖保护理论对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的支撑,因此,本文不对“Doctrine of Promissory Estoppel”如何翻译进行深入考证。从现有的资料和学者的使用语境看,“允诺禁反言”既可以作为原则,也可以指称具体的适用规则,正如“信赖”既可以指“信赖原则”,也可以指“信赖法则”一样,重要的问题在于区别不同的语境进行使用。
- ③See T.Whitley Chandler,Prosecution History Estoppels,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and the Scope of Patents,Harv.J.L.&Tech.465(1999-2000).转引自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
- ①A promise which the promisor should reasonably expect to induce action or forbearance on the part of the promisee or a third person and which does induce such action or forbearance is binding if injustice can be avoided only by enforcement of the promise.The remedy granted for breach may be limited as justice requires.
- ②马新彦教授认为,信赖法则是信赖原则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则的聚合,与法律规则的关系为量的关系,因此,就其性质而言应属于法律规则,而非法律原则。参见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5、20页。
- ③关于衡平法上禁反言原则在专利诉讼中的应用,杨崇森教授通过一例加以说明:某发明人针对处理病人诊断的机器获得了两项专利,该两项专利在让与一家公司后,该公司公开主张若干竞争人侵犯其专利。某一竞争人在知道业者做出此宣布后,直接向该专利权人询问,要求其证实并对该指控进行解释,专利权人回信时否认对该询问人作了任何侵权的主张,并且拒绝表示他是否认为竞争人的器械有侵权,但专利权人保证那些他认为会受到影响的人会被直接告知该情形。专利权人取得该竞争人的机械并加以测试,大约一年以后,在与其他诉讼有关的证言中,专利权人的专利律师表示,该公司并未主张,提出询问的竞争人所制造的任何器械侵害该专利。基于此等事实,该竞争人认为此陈述乃是明白地确认专利权人并未认为专利被他侵害,因此该竞争人继续制造并销售自己的器械。不久,专利权人起诉,控告该竞争人的四个顾客侵害专利权。该竞争人于是参加诉讼,并提出专利权人专利无效与衡平法上禁反言的抗辩。法院判决两项专利无效,且没有被侵害。法院又认为,无论如何,专利权人不能提起侵害之诉,因其自己先前的行为已经导致该竞争人合理的信赖,并据其先前的陈述采取行动。专利权人现今不一致的行为,会使该竞争人蒙受不可预测的经济损失,法院不能让此种不公平的情事发生。参见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492—493页。
- ④最高人民法院(2002)民三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
- ①See Rachel Clark Hughey,Implied Licenses By Legal Estoppel,Albany Law Journal of Science&Technology,14Alb.L.J.Sci.&Tech.53.P.56.
- ②A.C.Aukerman Co.v.R.L.Chaides Constr.Co.,960F.2d1020,1042-43(Fed.Cir.1992).See Gregory M.Luck,The 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 Infringment,IPL NEWSLETTER,Fall1997,Volume16,Number1,P3-4.
- ①关于意思说,早期德国学者,如萨维尼、温德塞、恩那切鲁斯、兹特尔曼等,多赞成意思说,重视意思自主。
- ②关于表示说,后期德国学者从第三人信赖保护出发,认为法律在设计意思表示的构成时,不应从表意人入手,而应从相对人或者说社会交往安全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