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决策公开——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视角On the Disclosure of Administrative Policy-mak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夏金莱;
摘要(Abstract):
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视角来看决策公开,决策公开和公众参与之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后者有效实施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民主动力。决策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有效性,鉴于此,决策公开不完全等同于政府信息公开,决策公开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和系统性。因此,除了应遵守信息公开的通行原则外,决策公开还应遵守其特殊的原则。同样,也应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流程的视角来确定决策公开的范围及例外。
关键词(KeyWords):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决策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过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夏金莱;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5][日]芦部信喜.现代人权论-违宪判断的基准[M].东京:有斐阁,1984.
- [2][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383,190,236.
- [3]宁国良,罗立.公共政策公信力:构建政府信任的重要维度[J].政治学研究,2012,(6):108-114.
- [4][日]有仓辽吉先生还历纪念刊行委员会.现代宪法的基本问题[M].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75.95.
- [6]叶必丰.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9-32.
- [7]张庆福,吕艳滨.论知情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106.
-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9.
- [9]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24.
- [10][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M].赵涵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39.
- [11]周汉华.起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的基本考虑[J].法学研究,2002,(6):75.
- [12]应松年,陈天本.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4):59-64.
- [13]刘恒,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 [14]杨解君.公共决策的效应与法律遵从度——以“汽车限购”为例的实证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13,(3):63-69.
- [15]H.W.R.Wade.Administrative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466.
- [16][美]科尼利厄斯·M.克温.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M].刘景,张辉,丁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5.
- [17]熊跃敏.民事诉讼中法院的释明:法理、规则与判例——以日本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6):66-76.
- [18][20]王锡锌.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J].政治与法律,2008,(6):8-14,13.
- [19][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M].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
- [21][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等.行政法[M].高家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05.
- 1决策的起草者不一定是最终的决策者,因为作出决策的机关可以委托相关部门或者机构起草决策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