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刑罚辅助措施研究
蒋兰香;
摘要(Abstract):
环境刑罚是行为人承担环境犯罪刑事责任最主要的方式,然而,仅靠环境刑罚显然不能很好地达到制裁环境犯罪、救济环境权益的目的。因此,在判处环境犯罪人刑罚的同时适当考虑刑罚辅助措施,对于环境恢复和权益保障能够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环境刑罚辅助措施又称环境犯罪补充性处罚方法,是指对环境犯罪人所采取的刑罚之外的旨在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环境,救济被犯罪行为减损的自然资源的非刑罚处置措施,包括教育性处罚措施、民事性处罚措施和行政性处罚措施三类。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犯罪;环境刑罚;环境刑罚辅助措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重点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资助的成果
作者(Author): 蒋兰香;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A.C.基斯.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措施[J].国外法学,1984,(1):27.
- [2][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4-6.
- [3][24][28]付立忠.环境刑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248,250,250.
- [4][21]刘晓莉.生态犯罪立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2,237.
- [5][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M].丛选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21.
- [6][7][瑞典]汉斯.舍格伦,约兰.斯科格.经济犯罪的新视角[M].陈晓芳,廖志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78,70-71.
- [8][美]穆勒.生态犯罪之研究[A].罗明通译.台湾:环境刑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C].1992.83.
- [9]马克昌,丁慕英.刑法的修改与完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629.
- [10]王秀梅.台湾环境刑法与环境犯罪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3):88.
- [11]许逎曼.企业的刑事责任[A].蔡震荣译.台湾:环境刑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辑[C].1992.482-483.
- [12]郑昆山.环境刑法之理论基础[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272-273.
- [13]程平.论环境犯罪保安处分制度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07,(11):159-160.
- [14]柳文彬.环境犯罪刑事抗制论[J].政法论丛,1996,(4):19.
- [15]马克昌,丁慕英.刑法的修改与完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629.
- [16]沈乐平.论危害环境罪的刑事责任[J].法学学刊,1985,(3、4合期):34-35.
- [17][33]杨春洗,向泽选,刘生荣.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4,312.
- [18][19][20][25]祝铭山.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5-6,10-12,122-133,11.
- [22]王曦.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01-508.
- [23]卢永鸿.中国内地与香港环境犯罪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267.
- [26][36]郭建安,张桂荣.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454,454-455.
- [27]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0.
- [29]Michael Watson.Environmental offences:the real-ity of environmental crime[J].E EnvironmentalLawReview,190-200;刘晓莉.生态犯罪立法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2.
- [30][32][35]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49,348,350-351.
- [31]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419.
- [34]侯作前.可持续发展与刑法的“绿色”变革[J].齐鲁学刊,20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