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法律文化创建的路径思考On the Path of Constructing Advanced Legal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a
蒋传光;
摘要(Abstract):
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先进文化理所当然地应当包括中国的先进法律文化。先进法律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法学研究的繁荣,及其在法学理论指导下的制度创新。但当前法学研究的现状和制度变革不能适应法律文化创新的需要。建设中国先进的法律文化,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创新,而一切原创都应以本国的实践为基础。简言之,就是学习国外一切有益的法律理论、借鉴甚至移植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经验的同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面对传统,二是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法律实践活动所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先进法律文化;创建路径;传统文化;法律实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蒋传光;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蒋传光.论法律文化的生成环境与中国特色法律文化的创建——以全球化为视角[A].清华法治论衡(第7辑)[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2]贾春峰,黄文良.市场经济呼唤“文化力”[N].光明日报,1995-07-27.
- [3]丁元竹.“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光明观察2006-11-24 http://guancha.gmw.cn.
- [4]吕娜.美著名学者称中国软实力不断上升对美构成威胁[N].环球时报,2006-06-04.
- [5]赵长茂.中国需要构建和强化软实力[J].瞭望,2004,(23).
- [6][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 [7][9]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0日。
- [10][11][12]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9,60,98-99.
- [13]《韩国人发明汉字?热贴引发文化激辩.》ht-tp;//news.163.com/06/1024/10/2U6NRIRE0001-1229.htm l.
- [14]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30-32.
- [15]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结构与基本概念辨正——兼论古代礼与法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 [16]传奇林毅夫[N].解放日报,2006-05-12.
- [17][18][19][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2,113,195.
- [20]王甘霖.“第三者”为何不能继承遗产[N].南方周末,2001-11-01(10).
- [21]南方周末,2005-04-14.
- [22]季卫东.法律解释的真谛——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A].法治秩序的建构[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43.
- ①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思想和制度层面的哪些内容值得我们今天汲取和继承,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评价,笔者曾专门进行过论述,参见《论法律文化的生成环境与中国特色法律文化的创建———以全球化为视角》,载《清华法治论衡》第7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②笔者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受到上海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观点的启发。参见陈卫平:《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 ①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为徐忠明教授的论文:《如何思考中国传统法制的现代意义》,载《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