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宣教制度及其主要特征
范忠信;
摘要(Abstract):
中国古代的法律宣教制度,是封建集权政治体制下的法律宣教制度,是封建宗法家长制之下的法律宣教制度,是小农经济背景下的法律宣教制度。这一制度的最鲜明特色是:法律的宣教与德教不分,与家长制权威的宣示不分。法律宣教,被视为君父命令的传达,被视为家长向子孙进行训诫。宣教不在乎法律是非的认定、法定权益标准的普及,不在乎让法的科学规则成为社会生活的科学化指南,而在于让人民按照纲常塑造自己的道德,成为安分守己的良民。这种宣教活动,很少让我们感到有社会生活的科学规则、社会争讼的判断标准和解决办法的推广普及的属性,更多看到的是对人民道德训诫和日常行为威慑约束的属性。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古代法制;法律宣传;法律普及;法制教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5JZD0006)
作者(Author): 范忠信;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
- [2]《周礼》天官小宰、地官小司徒、秋官小司寇.
- [3]《周礼.地官司徒》.
- [4]《周礼.秋官司寇》.
- [5]《左传》昭公六年.
- [6]《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7]俞荣根.孔子讥刑鼎辨析[A].道统与法统[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92-121.孔庆明.“铸刑鼎”辩正[J].法学研究,1985,(3).
- [8]《商君书.定分》.
- [9]《韩非子.五蠹》.
- [10]《史记.秦始皇本纪》.
- [11]见《唐会要》卷三十九,《定格令》.
- [12][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二,《刑法》.
- [13]《唐令拾遗.公式令》.
- [14]《唐六典》卷三○.
- [15]《新唐书.循吏传.韦丹附韦宙》.
- [16]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107-108.
- [17]杨一凡.明大诰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125-127.
- [18]《大明律.刑律.杂犯》;《明史》卷九四,《刑法志》.
- [19]《钦颁州县事宜.宣讲圣谕律条》;《礼部则例》卷四九,《乡约》.
- [20]《管子.明法解》.
- [21]《论域.季氏》.
- [22]《中庸》.
- [23]《商君书.修权》.
- [24]《慎子》佚文.
- [25]《慎子》佚文.
- [26]《韩昌黎文集.原道》.
- [27]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74.
- [28]安徽桐城《祝氏宗谱》卷一,《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