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权利保障的理念探析Study on the Idea of Punished Men’s Rights Security
李同民;
摘要(Abstract):
受刑人虽然身披刑罚,但仍不失其为一国公民的身份,仍不失其为人的事实,仍不失其诉求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处在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中,受刑人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受刑人更需要人权,更需要尊严,更应当有特殊的权利保障。
关键词(KeyWords): 受刑人权利;人道主义;主体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同民;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刑罚权的权属类型有“三结构”说、“四结构”说和“五结构”说,但无论哪种学说都包括了行刑权这一权属类型。见兰洁.监狱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7-18.
- [1]马克思在此指的是1793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 [1][2][24][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M].王浦劬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69,15.
- [3][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1.
- [4]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9.
- [5]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8.
- [6]Cohen&Cohen Little,Readings in jurisprudence and Legal Philosophy,Brown and Company.
- [7]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474.
- [8][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5,142.
- [9]密尔.功利主义(第五章)[M].
- [10]强昌文.权利的伦理解析[J].法律科学,2005,(3).
- [11][12][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43,154.
- [13]张永和.权利的由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10.
- [15]邵名正.中国劳改法学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35.
- [16][17]徐先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代序)——一种人权史的解释[A].徐显明.人权研究(第一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序言第1页,序言第4页。
- [18][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M].谢鹏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7.
- [1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 [20]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利控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82.
- [21][22][23][25]王海明.新伦理学:优良道德的制定与实现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05,405,406,399.
- [26][美]劳伦斯.M.佛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9.
- [27][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M].孙晓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130.
-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25.
-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438.
- [30]卢建平.社会防卫思想[A].高铭暄,赵秉志.刑法论丛(第一卷)[C].192-195.
- [31]http://www.restorativejustice.org.uk/resources/international.htm#LA.
- [32][34][35]张甘妹.刑事政策[M].台湾:三民书局,31,270,270.
- [33]张甘妹.刑事政策[M].台湾:三民书局,270-272;郭明.学术转型与话语重构——走向监狱学研究的新视域[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