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乃根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当代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 ,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的发展、国际法与国内 (域内 )法的关系以及与 WTO争端解决机制有关的主权理论三个方面 ,探讨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与意义。本文认为 ,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具有的准司法解决争端的性质与其规则导向 ,密不可分 ,形成了全新的和平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独特机制。该机制采取了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对保障 WTO法的约束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也不可能否定国家主权的存在 ,而是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 ,各国各地区寻求最大限度的国际合作的产物。
2001年0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0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肖永平,王承志
本文通过对英国晚近国际民事诉讼中诉讼竞合制度的判例研究 ,分析了《布鲁塞尔公约》第2 1条有关诉讼竞合制度的内涵及外延 ,并探讨了该条对我国未来国际私法立法的借鉴意义
2001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3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程宝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 ,政府职能正在转型 ,新的政府职能不仅要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需要 ,还要与 WTO规则相一致。本文认为 ,政企分开应上新台阶 ,才能真正符合 WTO的要求 ;依法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加入 WTO的必然要求 ;切实转变政府工作方式 ,依法、透明、合理、高效地履行政府职能。
2001年04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瑛,梁建锋
入世之后 ,中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应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从立法角度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提升资本监管水平。
2001年04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殷啸虎
长期以来 ,宪法学界关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基本特征问题的分析和论证 ,并没有真正揭示宪法的根本法特征的实质。宪法首先是法 ,这应该是我们探讨宪法的根本法特征的法理前提。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特征 ,就在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根本性方面 ,即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是一个国家中最为根本的社会关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正确揭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基本特征 ,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现宪法的终极目标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1年04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5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齐树洁
英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令全世界为之瞩目。这场改革 ,从哲学基础到诉讼程序 ,从民事诉讼到证据、律师、法律援助及 ADR等相关制度 ,其广度和深度令人惊叹 ,显示出其领导者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魄力。本文利用在英国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论述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的起因、主要内容及初步成果 ,并探讨其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借鉴意义。
2001年04期 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642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李明海,孙加瑞
股东的许多权利是通过股东会来行使的 ,因而能否依法召集股东会对于股东权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不但研究股东会议召集权的意义 ,而且对股东行使会议召集权的方式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对享有会议召集权的股东资格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研究 ,不但对国外有关制度作了全面的介绍 ,而且对建立、健全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会议召集权制度作了有益的研究 ,从而对于加强股东权益的保护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2001年04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石佑启,刘运毛
对行政与法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对行政与法关系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行政与法不应是消极对抗的关系 ,而应是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法与行政不应该成为敌人 ,而应该成为朋友 ,法律能够和应该做的贡献应是创造而不是破坏 ;行政在运作过程中 ,应该守法与自律 ,在“法律空白”地带和法律有漏洞之处 ,行政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要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发挥其能动作用 ,并推动法律向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2001年04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莉红,孔繁华
本文揭示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地域的公民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态度 ,分析了不同群体权利意识的差异性 ,进而透视了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 ,并提出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若干建议
2001年04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春芳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的独创。审判委员会从组成到运作都存在着不规范、随意性大、行政化浓厚等缺陷。从远景看 ,以大法庭、专家参审、专家咨询等制度将其替代完全必要和可行。
2001年04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凯
本文理性地分析了作为我国以往单位犯罪刑事立法经验之一个重要总结的新刑法第 30条的价值 ,针对其在犯罪主体、罪过形式与意义三方面存在的立法缺陷 ,相应提出了其立法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2001年04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双喜
本文从民法的角度探讨了“校园布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及因“校园布告”的侵权救济。主张创建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校园布告”。
2001年04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汉德
本文以正当当事人理论发展的眼光 ,从“直接利害关系说”到“管理权说”,到诉的利益理论 ,提出了“诉的利益”作为诉讼实施权的基础 ,从而成为代位诉讼当事人适格的基础的理论观点 ;本文还对被代位人在代位诉讼中的诉讼地位等其他问题进行了理性剖析和理论研究。
2001年04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丹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而且对当今社会现有的法律制度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而数据库的法律保护便是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力图从信息社会发展的全新角度 ,参考国外的立法趋势 ,主张我国应跳出原有的法律框架 ,将数据库作为一个新的法律保护对象 ,尽快制定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保护性法律。
2001年04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爱琳
物权的享有和物权的变动应以一定的方式公之于众 ,使第三人知道物权的情况 ,以免因不知情而受到损害。近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物权立法的通例是 :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式。本文从登记的公示效力和公信力两方面入手 ,对法、德、日、意及英美国家的登记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2001年04期 79-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罗秋月,刘艳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 ,社会深层的道德价值、法律价值等问题的显现 ,诉讼量的增加 ,诉讼审判方式的弊病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人们在寻找科学的代替性纠纷解决的方式 ,以避免诉讼审判带来的弊病。本文就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立法问题阐述个人看法 ,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既能为法治社会所容纳 ,又可避免诉讼审判的弊端的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 ,使法制在保障社会共同利益的前提下 ,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 ,独立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协调社会关系的机会 ,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2001年04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冰
目前 ,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已成为中国境内各种犯罪活动中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恶性犯罪 ,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本文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特征、成因、类型及社会基础进行了思考 ,并提出的自己的见解。
2001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东霞
新婚姻法首次提出夫妻应当互相忠实 ,对重婚和其他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违法行为的界定 ,追究法律责任以及无过错方有权提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等法律问题 ,对遏制当前出现“包二奶”、“包二爷”纳接、姘居、通奸、非法民居等违法行为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和司法实践意义。
2001年04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书文
刑法学中的客观主义 ,是人们以刑法评价基点为视角 ,对刑事古典学派犯罪论的别称。本文在概括介绍“客观主义”之基本内涵、理论特征及其立法实践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其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指出客观主义既具有防止司法腐败、保障被告人人权等积极功能 ,同时又具有不利于实现个案公正等消极功能。
2001年04期 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卫军
本文针对我国合议庭制度现状利弊展开分析 ,认为一方面要看到其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语境化的正当性 ,并从六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同时在另一方面也更应了解 ,合议庭制度现状与现代各种诉讼理念相矛盾 ,且种种社会变化已使其存在的合理性根基发生动摇并趋于解体。以此为基点 ,文章简要论及了在建构和设计未来改革举措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1年04期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蕾
本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形式和层次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我国法律对经济全球化的回应 ,最直接的反映是我国外商投资法。本文介绍了国际投资法律规范 TRIMS协议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我国外商投资法在国民待遇以及进出口数量限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建议。
2001年0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旺兴,王琪
信托制度是英美法系的独有之物 ,2 0世纪以来走向了世界。中国香港法律属英美法系 ,香港的信托法具有深厚的法理、巨大的弹性空间、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和立法精神博大等特点。研究中国香港的信托法律对我国大陆信托立法、完善信托制度大有益处。本文试从香港信托制度概述、法理分析、弹性空间、实际运作及我国大陆信托制度的现状、立法完善等方面作一分析。
2001年04期 113-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9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径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秩序 ,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政治制度。本文通过对其特点的深刻分析 ,从而揭示这一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构职能和监察法规 ,及其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制衡作用。
2001年04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立风
本文通过编辑个案研究 ,归结出了学报研究新进展的三块基石 :创新度是衡量学报研究价值的首选标准 ;实践性是学报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责任感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学报研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前提。
2001年04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遂营,王健
近 2 0年来 ,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同时又存在许多隐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河南省旅游业需要树立科学管理、大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思想观念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制订长远发展战略 ,才能使旅游业在 2 1世纪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2001年04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