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民法总则在实务上的最新发展(上)——台湾地区“最高法院”九○及九一年度若干判决的评释

    王泽鉴;

    民法总则系关于民法的基本原理,适用于私法全部,其理论的变迁攸关民法的发展及进步。查阅台湾地区"最高法院"民国九○年度以来的相关裁判,发现了若干具有价值的指标性判决。所谓"指标性判决",其意义有二:(1)法院提出了具有原则性的重要法律见解;(2)在法学方法论上有启示性。从这些判决,我们可以看见实务上为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法的价值理念,持续不断地致力于阐释补充民法的基本原则,丰富了法律的生命。

    2014年01期 v.29;No.141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56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570 ]

法学纵横

  • 新形势下人大财政监督职能之建构

    刘剑文;耿颖;

    《宪法》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赋予人大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权的职能。其中,监督权更是起到了约束政府权力的关键性作用,应充分贯彻于预算的整个过程。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新形势下,人大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同时,亟须"一体两翼"地着力加强预算监督,促进工作重点向强化预算审批职能方面转移,不断提高理财治国能力,推动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从而与公共财政、良法善治的理念相契相合,顺应关注民生、防治腐败的时代发展要求。

    2014年01期 v.29;No.141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63 ]
  • 人体实验的法律问题

    郭自力;

    人体实验是将人运用于实验,目的是为了被实验者的治疗。人体实验一方面能够推进科学知识的进步,是全人类的福祉;但另一方面,人体实验又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则必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从法律上对人体实验进行规制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从治疗性研究、非治疗性研究、新生物技术的治疗性研究、对于特殊人群的研究这四类情况入手,对人体实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道德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有助于对人体实验进行法律规制做理论上的铺垫。

    2014年01期 v.29;No.141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63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5 ]
  • 刑罚和行政处罚的衔接与协调应对——以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为视角

    莫洪宪;马东丽;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项颇有争议的制度,其存废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改革劳教制度,是必然要作出的历史选择。刑罚、行政处罚的衔接全面实现公法责任,劳动教养在我国的责任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建议把现有的劳教事由分流处理,有步骤地把劳教事由逐渐纳入到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其他行政法等部门法中,以实现劳教制度的顺利废除。

    2014年01期 v.29;No.141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14 ]
  • 基于刑事和解的赔偿减刑

    高永明;

    刑事和解"花钱买刑"的嫌疑,导致一种普遍的误解。法制宣传和教育的根本在于法治理念的传播,而不是表面上法律条文的诵读。因而和解的有效运转需要从理论上诠释"赔偿减刑"的正当化依据。在逻辑上,"花钱"无法"买刑",在"花钱买刑"的背后是刑事和解与时下正在推崇的程序本位及程序自治背离的实质。刑事和解能够减刑的一般性正当依据在于,和解针对民间纠纷解决的有效性以及此中具体正义实现的功效。刑事和解赔偿减刑正当性的规范性依据在于,"刑事赔偿"已具有承担部分刑事责任的属性,在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和罪刑均衡原则下,相应地要求对行为人减轻处罚。在确立非刑罚处罚措施作为刑事责任承担的一般意义上,有必要在刑法中确立和解赔偿减刑的实体法依据,这是和解赔偿减刑制度确立后对刑法修正的要求。

    2014年01期 v.29;No.141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7 ]
  • 比较法视野下的线人制度研究

    王彬;

    线人作为秘密侦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犯罪侦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各国的立法来看,大多涉及线人的概念、分类与性质,线人使用的程序性控制机制,线人的功能、风险与证据问题。我国刑事立法应当借鉴国外有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刑事侦查实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人制度,以服务于我国刑事侦查实践的需要。

    2014年01期 v.29;No.141 5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27 ]
  •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对策——以H省等多地调研为分析依据

    崔凯;陈娴灵;

    将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中剥离之后,应当加快立法,将这一制度系统化和规范化。和其他信访相比,涉法涉诉信访和诉讼程序、司法制度等问题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通过政法机关内部的自律自查可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的大部分问题,但也有一些复杂问题,政法机关无法自己解决,仍然需要外部支持,应当和地方党委、政府良好沟通,形成合理的问题解决机制。

    2014年01期 v.29;No.141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73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25 ]
  • 社会交往视域下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基于法官日常行为的观察

    葛天博;

    司法公正是司法取得公信力的基础,承载这一基础的则是司法判决。只有被社会认可的司法判决才能宣示司法公正。然而,司法判决必须接受社会生活中的另类规范——情理——的审查,否则将不被认可。法官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员,无法回避社会交往中情理的熏陶与约束。而当下社会把法律问题道德化的惯常定势与传统的清官情结,导致司法公正的认同往往取决于法官个体的可信度。判断法官可信度的依据乃是法官日常行为的表现,通过交往,生成法官的信任基础,这种信任被逐渐转嫁至司法判决之上,从而促进并有利于司法公信的生成。

    2014年01期 v.29;No.141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4 ]
  •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治理的私法向度

    张建文;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设立是政府的一种行政私法行为,即行政主体为了达到公法上的目的而从事的私法活动。投融资平台公司功能的充分发挥吁求政府进行弱行政化治理,赋予平台公司更多的市场自主性,促使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以及承担政府职责之间寻得平衡。国发[2010]19号文件创设了清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有益机制。借由公司法以及担保法等民事立法向度,我们可以寻觅到治理地方政府违规担保、债务主体不明、滥发企业债券、混淆企业债务与政府债务等问题的路径,进而构建防治债务风险之体系。

    2014年01期 v.29;No.141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00 ]
  •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之法律性质辨析

    温世扬;张永兵;

    "入股"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只有入股合作社或公司才有讨论流转法律性质之意义。债权流转说所提出的避免农民失去农地、促进农民收入最大化、现行立法支持等理由均难以成立。物权流转说更能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塑造成真正独立的用益物权。确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之物权利用形式,实现更加灵活和充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才能适应农业国际化、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之要求。

    2014年01期 v.29;No.141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74 ]
  • 商事关系内容的建构

    徐强胜;

    商事关系是由至少一方是具有商人资格的商主体参与的法律关系,其目的是规范并促进商人的商事交易。商人的特性决定了商事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关系,而非权利;其内容应以义务和责任为主来建构,而非普通民事关系那样以权利为核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以关系论和义务、责任来建构商事关系,有利于塑造负责任的商主体,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2014年01期 v.29;No.141 9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46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70 ]
  • 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

    沈月娣;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对部分省市调研所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农场在工商注册中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比例最大。但根据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将家庭农场定位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更符合其本质属性。国内许多省市制定了本地区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条件各异,建议将经营者主体资格、经营范围、经营规模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条件列为家庭农场设立的法定条件,应基于规模经济效益来测算各地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无须对家庭农场的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设置特别的限制条件。

    2014年01期 v.29;No.141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427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85 ]
  • 网络虚拟财产继承问题研究

    郭育艳;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项新型财产权,这决定了其继承问题应纳入继承法规范,但其存在着与传统财产权继承不同的特殊问题。网络虚拟财产是基于网络服务商的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但用户购买或创造的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独立的价值,属于用户所有,网络服务协议不能排除其合法继承。保护死者隐私最终是为了保护死者近亲属的权益,因此用户死亡后由近亲属继承其网络虚拟财产不会存在侵害死者隐私的问题。

    2014年01期 v.29;No.141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2067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312 ]
  • 论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理论支撑、国外实践和启示

    向贤敏;

    环境税收法律制度以外部性理论、公共物(产)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支撑;发达国家通过开征多种环境税、对原有税种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调整等约束性的环境税收措施和通过对环保产品、环保技术、环保投资以及环保行为等方面进行税收优惠的激励性的环境税收措施,不仅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了资源和环境,还为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提供了如下经验与启示:进行环境税收立法,开征环境税要循序渐进,逐步实施;设计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多种环境保护手段协调配合,建立混合制度;在绿化现有税收的同时开征多种环境保护税;中央和地方的环境税收征管权限应清晰明确;税款应专款专用;税务部门应与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履行国际义务等。

    2014年01期 v.29;No.141 12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55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78 ]

法学教育

  • 监狱内部工作风险评估探析

    辛国恩;王定辉;曾小滨;王揆鹏;马胜利;

    监狱在对社会风险进行化解和管控的同时,其自身内部也面临着比其他机构更多的风险,监狱内部工作风险具有复合性、潜在性、多发性特点,其风险源主要源于监狱警察、罪犯、监狱制度及监狱环境。监狱内部工作风险可以通过常规经验、内部工作流程、风险事件等指标予以识别,在此前提下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性为主而定量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估。

    2014年01期 v.29;No.141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41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07 ]
  • 中国第二次继受大陆法系与罗马法教学的转型

    徐国栋;

    清末中国第一次继受大陆法系,实际上继受的是这一法系中的德国法族,中国对于拉丁法族的继受开始于1989年意大利和中国订立法学交流协议后,从此,有70多名学者受教于意大利大学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大学,把拉丁法族的精髓带入中国,形成中国德国学派和拉丁学派争鸣的格局,完成了对大陆法系的全面继受。第一次继受是被迫的;第二次继受是自愿的、和平的。由于第二次继受,中国的罗马法教学完成了转型,表现为更多地通过罗马法原始文献学习罗马法,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开始被作为罗马私法课的教材使用。

    2014年01期 v.29;No.141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0 ]
  • 论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中的特殊作用

    徐冬根;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实施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掌握多元法律思维方法的卓越法律人才。我国法律人才培养中导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卓越法律人才。

    2014年01期 v.29;No.141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4 ]
  • 模拟国际商事仲裁比赛与学生法律技能的提升

    何其生;戴吟;

    在众多的国际法律竞赛中,Williem C.Vis模拟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法赛事,它也是一项以教学为实质、以竞赛为包装的法学教育活动。它能够提升参赛学生的庭辩技巧、外语水平和团体合作能力。学生能够在文书写作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庭的模拟训练,学生能够将国际法尤其是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惯例、外国的案例法以及中国的法律和案例结合运用。该项赛事有利于深化中国学生运用英语研究国际性法律问题的意识,培养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国际法律人才。

    2014年01期 v.29;No.141 15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6 ]

法学博士生论坛

  • 货币权力的宪法规制及其路径选择

    林东;

    在现代经济社会,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体制和政府财政权的扩张导致了纸币的持续超发,也肇始了愈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接踵而至,进而侵犯人民的财产权利,而需要在宪法位阶上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权力进行合理的制度规范。货币权力的宪法规制不但要赋予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权的法律地位,还应当通过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权力予以宪法性约束,使其权力运行真正能够受到民主监督的制约,以期实现对人民基本权利之有效保障。

    2014年01期 v.29;No.141 16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2 ]
  • 集合信托产品融资担保法律问题研究

    黄斌;

    商业银行开展集合信托产品担保融资业务时,由于法律依据不足,对商业银行债权保障不足,反过来也制约集合信托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论证了集合信托产品在法律上的可担保性,分析了当前以集合信托产品提供担保存在的法律问题和障碍,并对当前集合信托产品担保模式的利弊及法律风险进行了评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物权法定"原则缓和适用的基础上构建集合信托产品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2014年01期 v.29;No.141 170-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40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60 ]
  • 当前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研究分析——以“失意群体”为视角

    贾俊强;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失意群体"已成为当前我国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主要制造者。"失意群体"制造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背后,是社会结构剧烈变动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失范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心理、行为的失调及社会控制功能的弱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背离性越轨行为。基于默顿的越轨社会学理论,对"失意群体"的疏导与调控亟需从根本上消融"失意群体"产生的社会基础,即对收入调节制度、社会流动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利益表达机制、法律救济途径等进行再建构,以达到利益的均衡、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控制的综合协作功能,强化多元社会控制,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化解策略,以逐步减少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

    2014年01期 v.29;No.141 17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147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53 ]
  • 德国合意制度对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启示

    陈在上;

    客观真实理念与刑事诉讼中的权力部分让渡具有天然契合性,德国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流变反映了合意程序在德国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2009年5月修改通过的《德国刑事诉讼法》最引人瞩目的是该法第153条a款明文规定,允许程序参与者之间对刑事程序的结果及其处理达成合意,对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补充和细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4年01期 v.29;No.141 18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55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11 ]

  • 更名启事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1]806号),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主办单位由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变更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法学学术专业期刊,本刊将秉承原来的办刊宗旨、办刊理念与风格,立志弘扬法治精神,追寻学术前沿,倾力打造特色品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欢迎中外学人投稿,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见封三。

    2014年01期 v.29;No.14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

    <正>一、投稿要求(一)来稿应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原创性,切勿一稿多投。本刊不退来稿,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二)来稿篇幅一般在1万至2万字之间,特别优秀论文不在此限,本刊尤为欢迎论证充分、挖掘深刻、极具学术价值的洪钟大吕之作。(三)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技术处理和删节,不同意者请予以说明。(四)来稿以书面及电子邮件形式均可,电子文档请用Word文件格式投入编辑部信箱,勿寄给编辑个人。(五)来稿请附中英文的篇名、摘要及关键词。(六)来稿为基金项目的,应标明论文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项目的类别、名称、批准号。

    2014年01期 v.29;No.141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