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祥民;
环境保护法是在环境损害实际发生之后产生的一个法律部门,是救治环境已经发生的损害的法律。作为环境保护法的资源法是环境损害防治法的一个分支,即"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法"。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法是预防、减轻资源损害,实现资源接续,恢复可再生资源再生能力的法律,其基本功能是防治资源损害。可以给我国的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法梳理出一个由4门31种(类)的资源损害防治法构成的体系。但它不是一个坚强的法律体系。支持这个体系的包括《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在内的那些法首先是行政法,与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有关联的法,而非专门的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法。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法要想真正起到防治自然资源损害的作用,必须改变在资源行政法中被"涉及"的局面,按照防治自然资源损害的需要,按照自然资源损害防治法的法理开展建设。
2018年06期 v.33;No.170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75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海嵩;
绿色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步,需要根据"绿色发展"的要求予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将推进绿色发展中比较重要和成熟的经验做法规范化、法治化、体系化,使其能够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其能够真正成为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及利益协调的主要因素。绿色发展法治化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绿色发展法治化的法理基础;二是绿色发展约束性规范的法治化;三是绿色发展引导性规范的法治化;四是绿色发展保障性规范的法治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绿色发展成果,提升相关制度的规范效力和权威性,是绿色发展法治化的基本目的和根本原则。
2018年06期 v.33;No.170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66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宛佳欣;
2015年修正后的《立法法》扩大了地方立法权主体的范围,明确规定设区的市可以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有关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新《立法法》实施以来至2017年年底,我国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共计制定和修改地方环保法规和地方政府环保规章239部。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环境立法的亮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立法总量迅速增长,立法类型多样;首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立法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不断发展;以市容环境卫生为内容的综合环境法数量众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开始出现生态修复等环境退化防治立法;环境手段法领域的立法集中关注城市绿化。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环境立法同时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地方特色不显著;存在与省级地方性法规调整幅度不一致的情况;高度倚重以罚款为主的财产罚,法律威慑效果不足;面临环境空间自然规定性的挑战,缺乏立法回应。
2018年06期 v.33;No.170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3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慧玲;胡词敏;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试点地区对水资源管理方式从收费形式演进到征税模式。对于水资源税的计证方式是采用从量计征还是从价计征,在理论界引起了热议。价税分离是水资源管理方式改革的法理基础。以税收主体功能为视角,对水资源税采用从价计征更多地体现增加财政收入这一非主体的资源税功能,而从量计征能够充分实现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这一主体功能,比实行从价计征更能实现税收效率和税收公平。因此,从量计征是水资源税计征方式的较好选择。
2018年06期 v.33;No.170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22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欧锦雄;
中国修正后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和英美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在结构和体系的宏观认识上存在着差异。前者仅从实体法角度理解;后者所称的犯罪构成,既包含实体法内容,也包含程序法内容。若仅从实体法视野看,这两大犯罪构成体系在犯罪的微观构成要素方面是大体相同的,两者在此罪与彼罪区分功能上基本相同,出罪功能基本相同。两大犯罪构成理论均简单易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社会保护、人权保障功能的实现和诉讼效率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我国不宜盲目仿效英美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若将诉讼程序性要素纳入犯罪构成体系之中,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理论将发生重大变更,可能引起刑事法理论的混乱。
2018年06期 v.33;No.170 7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9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欧阳本祺;张林;
刑法视野下的恐怖主义宣扬行为从司法实践之初就具有网络犯罪的特点,网络宣扬已经成为宣扬恐怖主义的主要方式。而针对恐怖主义宣扬行为的刑事立法呈现扩张化趋势,表达了预防性刑法的立场。事实层面的恐怖主义网络宣扬行为的特性,包括多样性、公开性、危险性、故意性,对应规范层面宣扬恐怖主义罪认定中的行为方式、受众范围、行为结果、主观故意等重点构成要件。关于多样性,单纯制作宣扬恐怖主义物品的行为不是本罪的宣扬行为,间接宣扬行为一般不应作为犯罪处理。对公开性,应进行扩大解释,本罪受众范围不限于公共场合。关于危险性,本罪是抽象危险犯,抽象危险必须具有实质的法益侵害性。对故意性,应重点把握规范性概念上的明知与放任要素。在罪数问题上,恐怖主义网络宣扬行为与持有行为的关系存在多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
2018年06期 v.33;No.170 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60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曹波;魏珊珊;
《刑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确是一种法律拟制,但这种拟制并不能对抗所有权人,其规范目的并非保护占有权,而是赋予公共机关管领、控制的私人财产与公共财产相同的法律保护,防止公职人员非法占有、侵害该财物。"以公共财产论"涉及被扣押财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应以其规范目的为指引进行实质解释。即使承认盗回本人财物的行为存在客观不法,但行为人缺乏主观犯罪要素,若未事后索赔,则缺乏财产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和违法性,不足以评价为财产犯罪,充其量妨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理应被认定为妨碍行政管理或者司法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行为人事后索赔的,应对前后两个行为进行整体评价,按照想象竞合犯来处理。
2018年06期 v.33;No.170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桂亚胜;
在嫖宿幼女罪被取消后,"两高"的《解释》并没有将强迫幼女卖淫"回归"到强奸罪,而是继续保留在强迫卖淫罪中,并将其作为"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这一做法有其合理性。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强迫幼女卖淫的,可以根据是强奸罪的间接正犯还是强奸罪的片面共犯来确定是否负刑事责任。强迫幼女卖淫同时触犯其他罪名的,应从一重罪处断,而另犯其他罪行的,才应数罪并罚。《解释》将幼女作为提升法定刑的条件,强迫1名幼女卖淫即属"情节严重",从而使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第二款"从重处罚"的适用成为难题。
2018年06期 v.33;No.170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1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尹露;
中间制裁兼具刑罚与刑罚执行方法双重属性,是严厉程度居于缓刑和监禁刑之间一系列制裁措施的总称。美国中间制裁的发展与实践表明,设置多元和阶梯状的制裁体系在减少监狱人数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罪责刑相适应。我国非监禁化改革可以参考中间制裁的思路和方向,转变刑罚理念,以社区矫正为依托,坚持其刑事制裁本质属性的同时进行功能拓展,实现刑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2018年06期 v.33;No.170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是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1986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6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12年由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办刊理念:本刊秉承"格物致知、明理弘法"的办刊理念,坚持办刊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关注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前沿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次法理探究,注重制度建设;包容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审稿制度:本刊坚守"文以质取"的用稿原则,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
2018年06期 v.33;No.17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18年06期 v.33;No.170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编号,符号为四角正方括号,如[1][2][3]等。(二)作者需注明作者单位、职称或者职务、研究方向。(三)如系项目成果,需注明立项时间、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四)引文资料为作者本人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得使用"拙文"等谦词。(五)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向"。(六)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同前注[×],第×页。"两个注释相邻的,
2018年06期 v.33;No.170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