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事裁判中的法律论证及其可接受性研究Study on Legal Argument and Acceptability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Cases
杨猛宗
摘要(Abstract):
在民商事案件裁判中,法官往往只重视裁判结论而忽视法律论证,或者法律论证不缜密导致结论不具有可接受性。裁判过程中应重视逻辑的作用,其可接受性首先应体现在被法学专业人士所认可。扩大裁判文书公开范围、完善裁判文书的格式,重视非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是增强裁判可接受性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法律论证;可接受性;非形式逻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猛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松.民事判决书主文的表述方法[J].法律适用,2009,(9).
- [2][美]亚狄瑟.法律的逻辑[M].唐欣伟译.台湾商周出版社,2005,15.
- [3]韩玉刚.裁判文书说理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 [4]易延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4,(1).
- [5]刘召.刑事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因素探析[J].学术交流,2008,(1).
- [6]陈景辉.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法学研究,2009,(4).
- [7]孙培福.黄春燕.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J].齐鲁学刊,2012,(1).
- [8]孙海龙.让每一篇裁判文书都体现公平正义[N].人民法院报,2014-1-15.
- [9]任晓明.桂起权.非经典逻辑系统发生学研究——兼论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10.
- [10]焦宝乾.陈金钊.研究的困惑与执着——2009年度法律方法论学术报告[EB/OL].http://www.jus.cn/Show Article.asp?Article ID=2841.2014-12-20.
- 1 参见[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
- 2 参见岑薛宣与神旺大酒店(上海)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http://www.chinacourt.org/paper/detail/2014/07/id/1390142.shtml
- 3 而该条的原文是: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1 参见彭宇案判决书,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2-02/08/content_3338388_2.htm,2014年8月30日登录。
- 2 全国律协拟处罚“不当运用互联网”律师引争议http://news.163.com/api/14/0617/09/9UUAFATU00014AED_all.html,2014年6月30 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