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行政方式: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兼评莫于川教授主编的《柔性行政方式法治化研究》Soft Administrative Mode:A Key method to Promote Government by Law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With Comment on“Research of Soft Administrative Mode to Rule of Law”Edited by Professor Mo Yu-chuan
禹竹蕊
摘要(Abstract):
时代的发展,促使传统的行政执法目标模式发生变化,也对行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莫于川教授主编的《柔性行政方式法治化研究》一书所谈到的那样,以宪政发展的眼光,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来看,柔性行政方式的出现和日趋规范的运用,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我们要迅速转变观念,坚持刚柔相济、柔性优先的理念,解决行政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KeyWords): 柔性行政方式;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禹竹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沈岿.行政法理论基础回眸——一个整体观的变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6).
- [2]李国兴.超越“生存照顾”的给付行政论——给付行政的发展及对传统行政法理论的挑战[J].中外法学,2009,(6);闫尔宝.关于给付行政的若干思考——以德日行政法为中心[J].行政法学研究,2010,(3).
- [3]莫于川,郭庆珠.论现代服务行政与服务行政法——以我国服务行政法律体系建构为重点[J].法学杂志,2007,(2).
- [4]董彪.政府经营城市理念的法律问题思考——以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为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2007,(5).
- [5]莫于川.行政可以更“柔”些[J].瞭望,2007,(38).
- [6]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 [7]杨建顺.行政规划与权利保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6-177.
- [8][美]马修.戴弗雷姆(Mathieu Deflem).法社会学讲义[M].郭星华,邢朝国,梁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2.
- [9]张婧飞.行政强制权正当性的法哲学追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5-36.
- [10][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0.
- [11][19][22][23]莫于川.柔性行政方式法治化研究——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视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47,148、155,155,序2.
- [12][13][20]莫于川.从现代法治视角看政府管理创新——关于行政革新的态度、方向与界限之管见[J].法学家,2006,(6).
- [14]莫于川.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公众参与.和谐社会——透过典型案例看行政法制革新的方向[J].政法论丛,2007,(2).
- [15]莫于川.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路向——透视地方行政改革创新经验[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 [16]莫于川.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J].法学论坛,2010,(6).
- [17][法]弗里德里克.巴斯夏.财产、法律和政府[M].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187.
- [18]姜明安.加强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A].行政法论丛(第1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1.
- [21]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14.
- ①2004年,我国在修改宪法时增设了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宪法文本,坊间和媒体称之为“人权入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