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公司法与证券法的协同完善与制度创新——以公司治理为研究视角On the Collaborative Perfection and Systematic Innovation of Chinese Company Law and Securities Law—From the Ang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赵万一,高达
摘要(Abstract):
公司法和证券法均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备程度直接决定了法律对市场经济关系的调整力度和调整效果。鉴于公司法与证券法在调整对象上的密切关联性,立法宗旨上的高度一致性,具体内容上的相互渗透性,因此只有将证券法的修改与公司法的修改同步进行,才能实现制度关系上的无缝衔接。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改应以完善公司治理为切入点,正确处理公司的营利性与公司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协调公司设立制度与股票发行制度,重构公司经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对社会经济关系的正向调整效用。
关键词(KeyWords): 公司法;证券法;制度设计;协同完善;制度创新;公司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万一,高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宝琛.证券法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N].证券日报,2013-10-31(A02).
- [2]Paul Gonson,Solicitor,Securities&Exchange Commission,Securities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ourse Mate-rials for Fundamentals of Federal Securities Reg ulation,Fall/Winter-1995-1996.
- [3][加]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J].林华伟,魏旻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30.
- [4]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J].中外法学,2001,(1):97-98.
- [5][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J].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176.
- [6]刘俊海.《公司法》《证券法》联动修改迫在眉睫[N].中国商报,2013-10-08(A03).
- [7]刘俊海.建议《公司法》与《证券法》联动修改[J].法学论坛,2013,(4):7.
- [8]孙烨.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成长能力研究[J].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75.
- [9]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J].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
- [10]王勇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A].王保树.商事法论集(第8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42.
- [11][日]青木吕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150.
- [12][美]莱纳·克拉克曼等.公司法剖析:比较与功能的视角[J].刘俊海,徐海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
- [13]赵万一,宋时波.公司经理权的界定及其在我国的法律完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9):69.
- [14][美]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J].廖中白,谢大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1-22.
- [15]蒋自强,何樟勇.简论“经济人”的约束机制——亚当·斯密研究的反思[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20.
- [1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J].梁治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38.
- [17]王启富,马志刚.权利的成本—效益分析[J].政法论坛,1999,(4):12.
- [18][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J].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5.
- [19]赵万一,朱明月.伦理责任抑或法律责任——对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重新审视[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13.
- [20][美]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于晓,陈维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8.
- [21][美]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词典[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87.
- [22]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8.
- [23][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J].历以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
- [24][美]科斯,阿尔钦,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J].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
- [25]赵震江.法律社会学[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3.
-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J].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79.
- [27][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J].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
- [28]张文显.法理学[J].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54.
- [29][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J].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2-143.
- [30][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J].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8.
- [31]赵万一,华德波.公司治理问题的法学思考——对中国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法学,2010,(9):4.
- [32]赵渊.“董事会中心说”与“股东中心说”:现代美国公司治理学说之辩[J].比较法研究,2009,(4):95.
- 1《日本商法典》第48条。
- 1恶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是指收购公司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所进行的收购活动。
- 2美国《商业公司法》第3.01条中有许可公司公益捐赠、有力政府政策的经营、促进公司业务的捐赠等立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