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On Dissenting Shareholder's Right of Share-repurchasing i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张爱菊
摘要(Abstract):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发端于美国,为大多数国家的商事立法所采用,我国2005年《公司法》第七十五条也引入了该项制度。对于异议股东主体资格要件、适用情形、回购协议等问题,在适用法上,还有待斟酌,尚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程序规定,引入豁免与转换机制,完善公示与监督制度,来防止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异化。
关键词(KeyWords):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情形;回购协议;异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爱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施天涛.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55.
- [2][3][7][21]吕政文.公司法上股份收买请求权之探讨[D].台湾世新大学博硕士论文系统,2005,(1).
- [4][17][日]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M].金洪玉,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126,126.
- [5][18][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M].吴日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404,406.
- [6][19][22]柯芳枝.公司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8,225-226,229.
- [8]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97-799.
- [9]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239-240.
- [10]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96.
- [11]金少平.我国公司法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建立[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5).
- [12]高永深.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J].河北法学,2008,(4).
- [13]Robert W.Hamilton,The Lawof Corporations,4thed.(West Group,1996)(影印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p.550.
- [14][15][20][26]刘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23-224,219-224,218,222.
- [16]卞耀武.当代外国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85.
- [23]罗培新.新公司法框架下的司法裁判困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1).
- [24]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89-791;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9-223;施天涛.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65-566.
- [25]刘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97.
- [2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 [28]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分析为中心(增删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80.
- [29]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93-794.
- [30]周海博.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法律制度重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 ③具体情况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编.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94,371.
- ④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2005年8月23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转引自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93.
- ①域外商事法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行使程序的规定总体上看是相近的,典型的立法例如美国《示范公司法》第13.20—13.30条、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185—1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