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损害赔偿制度研究Research on the Legal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Industrial Injury
李倩
摘要(Abstract):
我国未来应当构建工伤保险、侵权损害赔偿以及商业保险的综合救济体系。在解决工伤事故时,应当由工伤保险提供主要赔偿来源,同时保留受害雇员获得民事赔偿的权利,将民事侵权赔偿作为补充来源,并以雇员所受实际损害为最高限额;同时积极发挥商业保险作用,鼓励企业投保雇主责任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实现对企业更全面保护。
关键词(KeyWords): 工伤损害;侵权责任;工伤保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参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条。
-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9年第1期,第10页。案情略谓:原告张连起之子张国胜以临时工身份参加被告张学珍承包的厂房拆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被告明知有事故隐患,却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梁身折断,张国胜脚踝受伤,后引发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半个月后,张国胜因脓毒血败血症死亡。被告以原告来工作时同意“工伤概不负责”为由,拒绝其主要赔偿义务,原告张连起及其女张国莉以被告侵犯张国胜的人身安全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全部损失。
- ②《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5期,第22页。
- ④有关情况,参见《司法为民:刻求现代法治思想的精髓——法官与学者的一次重要对话》,载《法制日报》2003年10月16日第9版。
- 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第3期。案情略谓:原告陈维礼受雇为被告赖国发工作,1996年10月7日晚,运沙车在成都某地卸沙需要倒车,此时上下插销孔错位,必须等车辆在运动中将插销孔正位后才能完成插插销的动作,陈维礼便跳上主、拖车之间的三角架,准备在车辆运行中插插销。主车倒车时,陈维礼在三角架上未站稳,左脚滑进三角架内,被正在转动的三角架将左腿夹断。经鉴定,为五级伤残。
- ①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是否如王泽鉴先生介绍的完全以工伤保险替代侵权责任,是值得商榷的。按照一些德国学者的说法,其并未禁止当事人选择侵权责任,只是由于工伤保险数额基本上等同于侵权责任,受害人通常不选择侵权责任而已。
- [1][15]李国阳.工伤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5.
-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51.
- [3]王利明.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侵权行为篇亲属继承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15.
- [4]许建宇.工伤保险立法完善争议[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10):22.
- [5][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M].林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23.
- [6]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3,(211):8.
- [7]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3,(211):10.
- [8]王泽鉴.劳灾补偿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3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95.
- [9]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3):12.
- [10]李适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120.
- [11]卞耀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读本[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93.
- [12]刘左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147.
- [13]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M].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2004.23.
- [14]李俊.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险的融合发展[J].劳动保护,20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