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财产若干法律问题研究On Legal Issues in Connection with Virtual Property
侯利宏
摘要(Abstract):
这是一个数字时代,虚拟财产逐渐进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于虚拟财产的概念、性质以及虚拟财产的转让等,成了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法律理论和实践对以上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虚拟财产不是物权。从不同主体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情形下,虚拟财产可能是著作权,可能是债权,还可能既包括著作权又包括债权。
关键词(KeyWords): 虚拟财产;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虚拟财产转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侯利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D].2012.29.
- [2]http://www.gov.cn/jrzg/2012-06/07/content_2155794.htm.
- [3][9]林旭霞.虚拟财产权性质论[J].中国法学,2009,(1):88-89,95-97.
- [4]杨方军.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客体[J].法制与社会,2007,(6):285.
-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Z].312.
- [6]刘军霞.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引发的法律思考——兼论虚拟财产的保护[J].河北法学,2004(11):113.
- [7]齐云.论虚拟财产之性质[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61.
- [8][19]林旭霞.论虚拟财产之取得与丧失[J].法律适用,2008,(3):53,53.
- [10]陈旭琴,戈壁泉.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J].浙江学刊,2004,(5):147-148.
- [11]邓张伟,戴斌,谢美山.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各方关系之分析[EB/OL].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15061.2004.12.31.
- [12]陶军.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在民法中的地位[J].中国律师,2004,(12):79-80.
- [13]唐勇.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3-11-20.
- [14][15][16]孙先忠.中国物权法总论(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72,73,74-77.
- [17]http://www.battlenet.com.cn/zh/legal-cn/wow-tou.
- [18]http://zc.qq.com/chs/agreement1_chs.html.
- ①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03)朝民初字第17848号。
- ②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2006)深南法刑初字第56号《刑事判决书》,被告人盗窃多个QQ号码,法院最后判决被告人不构成盗窃罪,而是构成侵犯通讯自由罪。2011年,徐女士就新浪微博封锁其微博提起诉讼,并取得对其有利的判决。
- ①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9)二中民终字第18570号。
- ②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9)二中民终字第18570号。
- ①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03)朝民初字第17848号。
- ①BGB第90条。
- ②BGB第1273条。
-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条第2款: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23—229条。
- ⑤(90)法检决字第039030号函释。
- ①台湾《刑法》(2006)第358条。
- ②台湾《刑法》(2006)第359条。
- ③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2006)深南法刑初字第56号《刑事判决书》和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2007)深南法刑初字第653号《判决书》。
-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2条:本法所称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是指下列财产:(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二)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三)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四)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
- ⑤Second Life也称作“第二人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虚拟社区。虚拟社区用户可以自己设计住所,可以把很多资源上传到那里。每个虚拟社区用户展现出的很多道具可以说都凝结了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以说参与者对这些角色和道具应该存在知识产权性质的权利。http://secondlife.com/corporate/tos.php?lang=en-US#tos7。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7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从字面意思进行解释,著作权使用权应属于该条所说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因此,当著作权使用权受到侵害,得援引该条,获得救济。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53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法第53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 ②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二中民四(商)终字第1423号。
- 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二中民二(民)终字第1737号。
- ④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2010)渝五中法民终字第3224号。
- 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6)一中民初字第14468号。
- 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