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淑芳;
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是行政行为构成要件的核心内容,其具有使行政主体由抽象变为具体、使行政行为有根有源、使行政法中体和用统一、使行政法学范畴相互连接的价值。然而我国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理论还存在不少空缺,如没有对行政行为主体要件内涵进行合理界定、没有阐释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的理论基础、没有对行政行为主体要件作理论构设、没有对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的理论作进一步推演等。为此,我们选择了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的法律内涵、与其他构成要件的关系等问题作了一个粗略的拓展分析。
2013年04期 v.28;No.138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53 ] - 吕岩峰;李婧;
从"力"的视角考量司法公信力,其内涵包含司法能够赢得社会公众普遍信任和信赖应具备的能力,司法获得社会公众普遍信任和信赖后产生的影响力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三项内容。其中,第一项内容最为重要,应属于司法公信力的核心内容。司法裁判的本质必然要求司法公信系于裁判力,而司法公正的使命必然要求司法公信注重公正裁判,因此,公正裁判力应该成为司法核心公信力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基于司法公正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则需要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增强公正裁判的能力。司法公正在法治语境下对裁判力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两个统一,即司法职业化和司法民主化之间的辩证统一以及司法能动和司法自制之间的辩证统一。
2013年04期 v.28;No.138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16 ] - 石茂生;
法律监督既可以是一种权利,也可以是一种权力。法律监督权力和法律监督权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法律监督权力实际上是国家机关享有的各种权力体系中的不具有独立性格的一种特殊权力类型,是所有国家权力具有的一种客观功能与属性。狭义的法律监督权力,专指为了使主国家权力更好地实现,法律赋予国家机关的具有直接控制或制约性质的权力,这种权力在国家机关权力中处于次要或辅助的地位。
2013年04期 v.28;No.13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4 ] - 秦天宝;
生物技术是国家未来竞争实力的技术动力及产业动力,对其合理引导、规范发展、预防风险,是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欧盟在以法律为手段和工具来保障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防范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中出现风险甚至危害方面,走在了各国的前列。总体上,欧盟采用了水平立法与垂直立法并存的纵横交错式立法模式,构建了世界上最为严格和严密的生物安全监管体系。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欧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2013年04期 v.28;No.138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48 ] - 周后春;
我国物权冲突法在信托的法律适用、有价证券的法律适用、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运输工具物权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构建中国财产权冲突法体系以取代物权冲突法体系能解决这些困境。财产权冲突法体系能涵纳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并使有关冲突规则在财产权冲突法领域的适用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与针对性。
2013年04期 v.28;No.138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37 ] - 李林;
刑法没有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作界定,司法缺乏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实质标准,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疑难。为此,应将非法控制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核心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三个特征围绕着非法控制特征证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对内采用非法手段控制成员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对外针对不特定的人或多数的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一定的区域或行业获取经济利益。
2013年04期 v.28;No.138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601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37 ] - 曾凡昌;
在20世纪90年初期俄罗斯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取得时效制度重新出现在俄罗斯法中,但是由于苏维埃立法的特殊性导致取得时效制度在俄罗斯的司法实践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取得时效构成要件的认定、取得时效期间的计算和取得时效案件的程序适用上,凸显了转型国家在法律制度转换过程中的艰辛。
2013年04期 v.28;No.138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0 ] - 胡戎恩;
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和补偿标准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强化了征地对程序正义性的依赖性。集体土地征收应当顺应参与式行政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调程序参与和程序平等原则,保障被征地人提前、全面和深度介入土地征收,强化其征收话语权,保障其土地财产权。从确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认定公共利益、设计补偿安置方案、分配土地补偿款项、争议解决程序和司法救济机制等各个环节,都应当拓宽被征地人畅通、平等的参与渠道。
2013年04期 v.28;No.138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04 ] - 洪冬英;
大调解格局是对我国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激增、社会纠纷亟须有效解决的积极回应,是社会管理创新之举。而人民调解制度源于传统调解制度,发展于建国后,对于预防纠纷、解决纠纷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在新时期,人民调解一度因不适应社会发展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大调解格局的形成,为人民调解的回归与功能的新定位创造条件。人民调解是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的必然要求,可以有市场、管理和司法模式的选择。人民调解是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
2013年04期 v.28;No.138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76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07 ] - 乔金茹;
制度生成视角下推进环境侵权法律救济机制建设应该坚持保守的态度,选择渐进的思路。司法层面应选择环境公益诉讼作为适当的救济途径,结合能动司法理念、尝试性司法实践有序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层面应谨慎选择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模式,并从类型化角度选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和举证责任分配机制。
2013年04期 v.28;No.138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8 ] - 张建成;
食品安全关乎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法律的规制体系,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决定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糟糕的现实状况。因此,应当确定法律规制的重点领域以及优先考虑的方向,进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2013年04期 v.28;No.138 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00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231 ] - 黄共兴;刘燕玲;
我国的"能动司法"具有服务性、主动性、高效性的特点,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司法能动主义"涵义不同。在我国,"能动司法"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但司法不能"政治化"。"能动司法"与"司法克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司法运作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共存于司法活动当中。在能动司法的过程中,要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3年04期 v.28;No.138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4 ] - 李春青;
不同的历史时期,监狱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形态,监狱形态蕴含着监狱的管理理念,我国《监狱设计标准》的修订为监狱布局调整提供了项目论证、决策、实施的重要依据。同时,所体现出的监狱管理理念主要有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的理念、规模适度的理念、过程管理的理念、安全稳定的理念、以教育改造为中心任务的理念、对监狱人民警察人文关怀的理念、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理念等。这些理念的落实面临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困难。监狱形态不是单一的建筑问题,它折射了监狱刑罚理念、法治思想、社会文化和社会文明,因此,与时俱进,有必要探索监狱形态设计新的发展路径。
2013年04期 v.28;No.138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2 ]
- 崔建远;
土地储备库里存有国有土地所有权,但无建设用地使用权,更无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地役权,也不应该有债权性质的土地权利。该国有土地所有权并不归属于土地储备机构,而归国家享有。
2013年04期 v.28;No.138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1 ] - 朱广新;
土地承包关系之所以始终不稳定,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作"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决定,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立足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将此项政策转化为法律时,可从以下方面重构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消除对土地承包的行政干预;废除强制收回承包地的规定;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登记时设立;确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期满自动续期制度;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继承性;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抵押制度。
2013年04期 v.28;No.138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414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84 ] - 李小宁;
为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追究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责任,《公司法解释三》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引入了公司法领域。该制度在公司法中的应用与传统合同法中的适用要件存在差异,彰显了其在公司法中的实践价值。不过,该制度引入公司法后引发了多重诉讼、债权人间利益冲突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决思路,以期对公司法中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2013年04期 v.28;No.138 126-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069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283 ] - 崔文星;
债的相对性是债的本质规定性,是大陆法系民法区分物权法和债权法的理论基础。债的相对性包括债的主体相对性、债的内容相对性和债的责任相对性。债权物权化和债的保全制度等情形是债的相对性规则的例外,但这些情形只是特例,根本不能动摇债的相对性规则。淡化甚至动摇债的相对性规则的观点是不妥当的。
2013年04期 v.28;No.138 13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56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63 ] - 申惠文;
民法学包括实践民法学和理论民法学,前者包括民事立法学和民法解释学,后者包括民法哲学、民法社会学、民法史学和民法地理学。民法哲学是抽象化思维,阐释民法存在的根本问题。民法社会学是现实性思维,解释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民法社会学可以细分为民法经济学、民法政治学和民法文化学。民法史学是纵向思维,揭示民法存在的时间性。民法地理学是横向思维,诠释民法存在的地域性。实践民法学的研究,要顺应立法中心主义向司法中心主义的转型,要实现民法规范与公法规范的协调,为规范民法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理论民法学的研究,应当广泛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尽可能构建理论模型,预设更多的行为类型,为民法学流派多元化作出贡献。
2013年04期 v.28;No.138 14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60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7 ]
- 黄凤龙;
"连带债务"是抽象法律思维的产物。在罗马法只存在"连带债务"的各具体情形。后世学者将之类型化为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前者主要基于法律行为产生,是单数之债,后者主要基于法律规定产生,是复数之债,两者适用迥然不同的法律效力规则。德国普通法时代,类型化模式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德国民法典》将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合并,统一冠之以"连带债务"概念,并配置统一法律效力规则,德国法的概念化模式由此确立。概念化模式因过度抽象而丧失了作为法律规则的意义,且脱离了"事物本质",已逐渐被德国学者抛弃。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应依循罗马法上的类型化模式,针对连带债务的不同类型配置不同的法律效力规则。
2013年04期 v.28;No.138 15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56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70 ] - 廖森林;
当事人有限度负担诉讼费用和败诉方负担诉讼费用是各国诉讼费用负担规则通行做法。但司法实践表明,机械、绝对地适用败诉方负担诉讼费用规则会产生假性正义而背离公平和正义。在特殊情形下,由胜诉方负担诉讼费用符合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原则,应当借鉴国外民事诉讼费用负担规则基础上,结合我国实体法的规定和具体案例,确定民事诉讼胜诉方负担诉讼费用规则。
2013年04期 v.28;No.138 169-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13 ] - 庄超;
以水权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市场在水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的背景下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自然资源所有权物权化的研究趋势对传统水权的权利属性有更为清晰的分析。水资源市场化的实现需要法律的规范和限制。物权法视角下解析水资源的用益物权属性,是水资源市场化得以真正落实的必要前提。通过物权法的理念和原则审视和规范水资源市场的交易和转让行为,为可交易水权的有效实现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013年04期 v.28;No.138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3 ] - 杨薇薇;
正当性包含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用以指引和评价法律的价值追求。海事请求保全担保制度作为程序法设定的规则,其正当性判断直接指向正当程序问题,包括程序法本身的正当性和程序运行过程的正当性两方面。以正当性为视角考察我国海事请求保全担保规则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海事请求保全担保规则都存在一些不符合或者看似不符合法律正当性要求的内容,需要对其进行正当性梳理和论证,寻找其中偏离正当性的因素且加以修正,并对一些看似失当实则不然的内容给出符合正当性要求的解释。
2013年04期 v.28;No.138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8 ] - 耿邦;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使被不断扩张、强化的植物新品种权已不仅仅作为育种技术创新的机制存在,而是更大程度上成为经营者从事市场竞争、垄断的工具。具有巨大资本运营能力的跨国种业巨头,利用植物新品种权及其他农业知识产权,垄断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化工产业、种植业甚至饲料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使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对植物新品种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已成为摆在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植物新品种权的社会公益性理论、私权限制理论、竞争理论等,为植物新品种权滥用的法律规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民法、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和反垄断法,则为规制植物新品种权滥用提供了三种重要的法律途径。
2013年04期 v.28;No.138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2 ]